瓦尔登湖作者(瓦尔登湖史上最难读的书)
Author
生成
海报
公众号名称

公众号描述

关注
瓦尔登湖作者(瓦尔登湖史上最难读的书)
04-02

本文摘选自《经典的力量》

作者 | 心宿二

本书是作者的23篇读书随笔,每篇短文,都会介绍一本书,或者是一篇著名作者的文章。简洁明快的文字,代入感极强,有理性思考,也有感性抒情的个性阅读体验。与其说是读书随笔,不如说是作者教读者读书的方法,且具备指导使用意义。

我的屋子在一面山坡上,紧挨着那片比较大的树林,周围是油松和山核桃的新生林,离湖有六杆的距离,有一条狭窄的小路通向湖边。在我的前院里长着草莓,黑刺莓,景天,金丝桃,一枝黄花草,灌木栎树,沙樱,乌饭树和落花生。

——亨利·戴维·梭罗《瓦尔登湖》

一个人,忽然离开了日常的城市生活,跑到乡间湖边,自己动手开始建造房子,衣食住行全凭自己的劳作,就这样与日月星辰、高山湖泊为伴,诗意地栖居了两年,是不是很酷?你会怎样评价这种行为?

你一定知道我说的是谁的事迹,是的,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

瓦尔登湖本是一汪名不见经传的水塘,却因为梭罗而声名大噪,就好比滕王阁之于王勃,岳阳楼之于范仲淹,醉翁亭之于欧阳修。

1845年,梭罗住在恩师美国文豪爱默生家里,爱默生在康科德镇的瓦尔登湖附近买下了大片的土地河流,出于对这个年轻人的欣赏与喜爱之情,这位大地主允许梭罗去自己的土地上盖房居住。梭罗于是来到湖边,花了28.125美元,在距离康科德镇两英里的瓦尔登湖边建造了自己的小屋。

从1845年7月4日到1847年9月6日,梭罗在湖边小屋居住了2年2个月零2天,之后他又回到了城市,再次成为文明世界的过客。

他的小屋被恩师爱默生买下,后来爱默生的女儿把这大片土地捐赠给州政府,瓦尔登湖开始对公众开放,成为无数人前来探寻梭罗生平与踪迹的圣湖。

何谓隐者

梭罗的行为是一种隐者的行为吗?

他幸运地生长在一个思想碰撞的时代,毕业于哈佛大学,毕业后回到家乡教书,当然,哈佛离他的家乡康科德也不远,只有20多分钟的车程。在康科德小镇,学术气氛浓厚,他身边既有被称为美国精神之父的爱默生,又有《红字》的作者霍桑、《小妇人》的作者奥尔科特,他们在一起畅谈社会与理想。

这样坐拥天地日月人,有朋友有工作,不仅当过教师,更擅长土地测量员的工作(并非小说《城堡》里面可怜的土地测量员),这样的生活,仅凭着在林中居住的两年,怎么可能判断梭罗是一个隐者呢?他自己说:我不希望度过非生活的生活,生活是这样的可爱;我却也不愿意去修行过隐逸的生活,除非是万不得已。

所以,在瓦尔登湖畔,梭罗是主动选择了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,他认认真真地造房子,记录下每一笔开支;他研究不用酵母做面包的方法,他钓鱼种豆子,怀着珍爱的心情为豆子松土,从早到晚地照看它们——晨兴理荒秽,戴月荷锄归,想象豆子保卫战的场面,列出种豆的开支和盈余。

这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,充满朝气的人,珍惜生活每一天的人,他自己所说: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,使得我的生活跟大自然同样的简单。

▲《经典的力量》

自然主义

关于梭罗去湖边独居的行为,比较权威的说法,来自哲学教授们(不知道是不是哲学家——你读了原书就会知道这个哲学梗是什么意思):梭罗是在践行一场超验主义的思想试验

所谓超验主义,简单地说就是超越经验和理性,直觉可以让你认识真理。它的创始人爱默生说:相信你自己!超验主义者崇尚个人精神自由,尊重个性,热爱自然,认为自然有灵。

我理解梭罗,他把他对自然的喜爱透过文字传递给我,他的思想是闪烁的繁星,虽然时不时被浮云遮蔽,但有心的观星者总能用适当的器材或用自己的经验去捕捉到。

人与自然之间有一种神秘的牵连,这种牵连从远古采集狩猎时代就已经写进我们的基因里了,我们喜欢亲近湖水,喜欢在山野林间徜徉,看日升月落,繁星闪闪,听风声雨声,与禽兽为邻……

自然是自足的,自然可以没有人类,人类却不能没有自然。然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,我们与自然分道扬镳的?人类原本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,现在人们跳脱出来,钻进城市或农村的樊笼,疏离地远观自然,世界从原本统一的自然界变成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。

在那个古老的基因的控制下,梭罗毅然打破了这种对立,他走进自然,用敏锐的感官建立起与自然的沟通。他像一个孩童一样与自然对话,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。他甚至不愿把这些美好的遐想时光牺牲在任何工作上,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。一个下午的时间,在别人看来他只捡拾了几个野果,他自己却知道自己采撷了天地中最好的精华。

天空滑翔的枭鹰,水里跃起的鲈鱼,田间吱吱作响的野兔和老鼠都是他对话的对象,蚂蚁打架、潜鸟狂笑,他饶有兴致地观察、揣测、记录着,他记录下湖水的颜色,在天空、远山、森林、冰面、天气的交互作用下,那些色彩是怎样丰富又具象啊,我们会诧异他为何会写得如此具体,无论是森林湖泊还是动物,他不厌其烦地描述每一个细节,也许这就是天人合一,只有置身天然之境才能有这样的感悟力吧。

文明的悖论

梭罗的生活方式成了环保主义者的一面旗帜。是的,梭罗的生活是环保的,因为环保本来就是对自然友好。

梭罗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看到,蒸汽机车大口大口地吞吐着黑雾,装载着满满的木材驶出森林,货物在聚集、交换、消费,文明社会大踏步前进,人类毫不留情地在自然的胸口上留下永久的创伤。

但是如果仅仅用环保来描述梭罗,又似乎不够全面。更加准确的是,梭罗倡导和推崇一种简单、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,他说: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,非但没有必要,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。在第一篇《经济篇》里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斥责浪费,推崇节俭的生活。在梭罗看来,生活的基本需求无非就是食物、住宅、衣服和燃料,其他不必要的外在设施都可以舍弃,人们应当更加专注于精神的丰富

梭罗的行为在今天未必能够得到认同。如今我们房屋越来越讲究,甚至要预支了大半生的时间去支持它,人们因为拥有了房子变得贫穷,而不是富有。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每年都更新换代,花式炫耀各种新功能,而这功能或许它的一生根本都不会被用到一次,却需要你为此付出好几千块钱。

我们可能无法看清人类的命运,却可以不在物质社会迷失自己。梭罗说:我到林中去,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,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,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,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,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。

有人说,难道也要我像梭罗一样过离群索居的生活吗?我们不需要东施效颦,从圆心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,就有多少种可能的生活方式。我们只需要审视自己的内心:我是否被人云亦云的欲望绑架了?如果我们只做自己真正应该和想要做的,忽略那些不必要的人为负担的话,我们也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

现代出版社版本《瓦尔登湖》

《瓦尔登湖》是一本寂寞的书,很多人对它的评价是枯燥读不下去,那是因为没有放空自己来读。

愿你也能抛弃身边不必要的浮华,专注于这样一本好书,也许你也就迈出了通向自己的湖的第一步。

本文由同城头条作者上传并发布,同城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同城头条立场,未经作者许可,不得转载。
阅读 1

第一次接受赞赏,亲,看着给啊

赞赏
0人赞赏
1
3
5
10
其他金额
金额(元)
赏TA
申请头条作者号

便民信息

更多

推荐阅读

热门评论
随便说点什么
发表评论